儒释道古今谈

儒释道的根本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基本可以说是佛儒道三家的共融。几千年来,三家互相争斗攻击,互斥异端。但是在斗争的过程中,也不断在交融。

  最初,三家的分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可是互相学习借鉴之后,尤其宋代以后,让我们感觉三家的思想似乎界限不那么清楚了。于是现在经常听得到一种声音:“三家归一”论,认为三家的思想只是表面的不同,最后的根本还是一样的,什么“白藕开红莲,三教本一家”。其实,这种理解非常错误,三家的思想区别很大,恰恰是由于互相影响的原因,以至于表面看来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暂且抛开宗教性不谈,也不谈迷信层面的东西,只从哲学层面看,三家思想的区别便清楚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哲学必然牵涉到最基本的两个问题,也就是世界的本质(世界观),落实到人层面的价值取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先说佛家。佛学的基础理论是“空性”,也就是说,佛家认为一切都是缘起缘灭聚合的显相,这些相的本质是空的。空,不是空杯子的空,空杯子那是“无”,说无,其实另一面就对应着“有”。而空性是不能用有或者无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去表述的。

    三论宗的高僧们解释“空”的究竟含义的时候,经常用两句话来说,叫作“离四句,绝百非”。所谓四句,就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亦非无”。空性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也不能说“既有既无”,更不能说“非有非无”,而“百非”就是佛典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式——非xxx,这种依靠否定来反证的方法,也不能说清楚空,所以说要“绝百非”。

  总之,空就是依他起性,借助因缘聚会而显的相,不能用我们惯用的二元对立思维去解释。

  所以佛教的世界观是“空”。由于世界观是这样,自然而然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跟着改变。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佛教确实独树一帜,和其他学问有着本质的不同。(关于空的进步一解释,可以多看佛学资料,并伴以体悟,或者笔者上文《谈谈佛教的空》)

  而道家和儒家的世界观基本是一致的。

  道家的世界观是“无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家对世界的本质及生成的描述。那么道是什么?老子用了混混沌沌的状态去描述,不给他下定义,并说“道”是不可说的。并且说“无,天地之始”。可以看得出,道家的世界观还是从无生有的。

  由于“道”是先天地而生的,那么道以前的状态,就被称为“先天”;天地(二元对立)是由“一”而生的,那么天地以后的万物生长变化的状态就被称为“后天”。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道家思想衍生出来的道教就会有“长生”的概念,因为只有“存在”被充分承认,长生不老才有意义。然而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是道生的,所以道家用个词语“归于”,形象描述了生变的关系。

  儒家在宋代之前,其实并非一套完善的哲学体系,更多是一种致用的方剂,是治理社会的方法和原则,顶多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天”以及董仲舒说的“天人合一”的理论,但是并不系统。到了宋代,周敦颐完善了儒家的世界观,以道家生成的变化关系为依据,借用周易的术语,提出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世界生成变化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和道家的道生一生二生三的模式是接近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是谁借鉴谁的,只能说这种“无中生有”的世界观念,是中国本土对世界的认识。

  道家和儒家虽然世界观基本一致,但是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出现了巨大分歧。他们的区别则在于落脚点的不同。

  道家由于过早看清了事物规律的变化,对道的崇拜,他们落脚点就一下子站在历史的高度,不局限于一个时间段内的价值是非判断。所以真正道家的人眼光都是很长远的,他们甚至置身世外,冷眼旁观,看社会发展的变化。他们心里清楚,斗来斗去无非也就是那个规律和结果而已(至于黄老道家,用道家治国,这是另外层面的东西)。

  而儒家不同,他们知道自己既然生下来,就已经是后天的人,清楚自己已经是历史潮流中的一份子,所以他们生来有一种参与历史变化的责任感,积极面对现实,在现实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或黑或白,或左或右或中间,他们都会清除选择一条路为之奋斗。

  这么一来,三家的区别就很明显了。所以看一个思想到底是哪一家的,用“世界观”和“立足点”这两把尺子量一量,立刻清楚。

  至于有人概括的“出世入世”、“是否六亲不认”之类的观念,都是表层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问题,究其原因还是世界观和落脚点不一致造成的。


作者:大生巡洋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