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职场发展心理咨询
婚姻情感心理咨询
儿童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索菲亚心理学院
索菲亚心理学院简介
心理咨询师考证培训
心理学最新课程表
TED心理讲座
上馨心理咨询机构
联系我们
心理咨询预约
心理咨询室环境
关于上馨心理咨询机构
企业 EAP
世界500强客户
上馨EAP产品与服务
上馨团队介绍
上馨EAP简介
心理专家团队
心理咨询团队
心理讲师团队
心理学项目团队
联系我们
心理测评
联系我们
免费咨询
全国热线:
18024094795
广州心理医生|广州心理咨询|“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广州心理医生
|
广州心理咨询
|“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1、自恋:力比多的投注,快乐为本
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自恋,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开心快乐一些,所谓的“冷暖自知”,这是自恋的动力学特征。弗洛伊德比较重视这个维度,重视动物本能,所谓的“性驱力”;弗洛伊德把自恋分为“原发自恋”和“继发自恋”。原发自恋是指力比多投注于自身,这是新生儿的自恋特征,比如吸吮手指、性自慰等,通过自体刺激而获得快乐,不与他人形成人际互动关系。在后续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力比多逐渐地离开自身,投向妈妈的乳房等外部对象物。如果力比多外部投注时受到挫折,重新返回自身,就叫做“继发性自恋”。这是弗洛伊德对于“自恋的动力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2、自恋:眼睛、理性、客观、自我意识,误把自身当作“他人(客体)”
弗洛伊德也曾经引用水仙花的故事,来说明自恋的这层含义。神话传说中,古代有一位英俊少年,爱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终于有一天,他要跟水中的倒影融合,扑进水中,被淹死;死后,水面上开出了一束美丽的水仙花。这个故事的含义是:人类把自身当作是“别人”、“对象物”、“客体”去爱,与客体的自身融合。每个人所爱的是客体的自己,而非主体的自己。当人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认识自己,更多的使用眼睛去观察自己,而非用身体去感受自己时,人把自己当作客体去爱,比如,自从那片树叶开始,人类发明了衣服,从此,人类爱衣服超过爱自身,很多人即便自己吃不上饭,也要买件漂亮衣服穿给别人看,死要面子活受罪。一旦人把自身当客体,爱上客体的自己,人就会忽略了主体,甚至是失去了主体的地位,形成假性自体,人生变成了一场人格作秀。人类进化到今天,人类的智慧发展了,理性增加了,具有了超强的自我意识,每个人心中都形成了关于“自体的表象”,人的主体地位让位于心中的客体表象,主体虽然也存在于心中,但是主体自然受到了客体表象、理性等的压制。自恋的这一部分特点,曾经是弗洛伊德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后续地发展出客体关系理论的观点。
3、自恋:自我中心,把“他人(Others, object)”当作“我的(Mine)”,把“我的”当作“我(I,subject)”
人类的肉身,本来只有一百多斤。每个人以身体为界,可以区分自身与他人。但是,人类自从进入社会群体生活以来,每个人“以人为镜”,通过他人的存在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人的心灵,已经超出了肉身的界限,把身边的“他人”也当作是自我存在的依据。比如,人们经常会说“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家乡,我的同学朋友,我的孩子,……我的学历,我的工作,我的房子,我的汽车,我的财产”。每个人都倾向于把自己当作“坐标原点”,认为地球和他人是围着自己转的,把身边的人和物当作是自我的外部延伸或者是自我的附属物。这种“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经常表现为把“他人(Others, object)”当作“我的(Mine)”,把“我的”当作“我(I,subject)”。一旦人类发展到这一步,人类已经远离了人自身,主体被客体所替代,形成了自体客体(self object)。这时,个体往往会对他的这些“自体客体”(他人)强求,强求他人必须跟自己一样,围着自己转;否则就会失去“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存在感。自恋的这层含义,属于“自体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恋概念,尤其是自恋中的“夸大的自体”。
4、自恋:把“别人”等同于“自我”
人的潜意识“初级思维过程”,经常是忽略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性。只要是能够产生同样感受的不同事物,人们宁愿在潜意识里当作是同一类、同一种事物。当人们“以人为镜”地认识自己时,经常会忽略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别人跟我是一样的人”(投射、镜映移情的心理机制),缺少区分自身与他人边界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好恶投射给别人,认为别人肯定跟我一样,具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感情、相同的需要和愿望。人类的这种“将心比心”的能力,是产生共情的潜意识心理基础。
从前有一位有钱人,花大价钱买了一只名贵的鸟,有钱人喜欢喝酒,就给鸟喝酒,自己喜欢吃肉,就给鸟吃肉。这样喂了三天,鸟就死了。这个有钱人,就是“自恋”的人,他把鸟等同于自己,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个人喜好投射给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鸟,不注意区分鸟和人的差异,结果就会导致鸟的死亡。有的妈妈,经常会像这位有钱人那样,把个人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自己喜欢唱歌,就给让孩子去学唱歌;自己喜欢跳舞,就让孩子去跳舞,而不管孩子是否真正地喜欢这些。
孔子说: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己之所欲,亦不能施之于人!”
5、自恋:割裂好自体与坏自体,理想化自身与他人
在婴儿早期阶段(分离-个体化阶段),当婴儿的欲望和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婴儿对于现实中的妈妈就会感受为“坏妈妈”,同时,婴儿会在内心创作、想象出一个“好妈妈”的形象,并期望着好妈妈的出现。这是婴儿遇到挫折时的“理想化防御机制”。在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婴儿也会把自己理想化,把自己想象为一个最乖、最可爱的“宝宝”。在这个婴儿发育过程中,如果婴儿能够得到好妈妈持续稳定的呵护、共情和及时响应,那么,婴儿就能够逐渐地将“好妈妈”与“坏妈妈”整合,也能把“好宝宝”与“坏宝宝”整合,并把“理想与现实”整合,并逐渐地形成“区分幻想与现实的能力”、“区分自身与他人能力”,使自己仰望理想,又能立足于现实,发展自己的实际能力,脚踏实地地、快乐地去生活。
如果在“分离-个体化阶段”,婴儿没有得到妈妈的持续呵护、共情和及时响应,那么,婴儿就会一直处在“好自体”与“坏自体”的割裂状态,其在内心保持着“好妈妈”、“好自身”的幻想,而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强烈的弱小无力感、无价值感、被遗弃感,有着对自己的“坏自体”的强烈憎恨与自我贬低,反向形成“好自体”,并理想化地去强烈追求这个“好自体”。婴儿可以一直使用这种理想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一直持续到成年,构成他“过度理想化的人格特征”,这样的人经常会对赞美成瘾,认为“自己的筐里没烂杏”,自己什么东西都必须是好的,必须超过别人,压别人一头,强求自己达到自我理想的程度,强求别人必须把我看作是“十分完美的人”。
在人际互动中,这样的人,往往会把“好自体”留给自己,把“坏自体”投射给他人,经常是在显示自己比别人好,显示自己的优秀,对赞美成瘾,经常会在人际关系中贬低别人、剥削别人,指责别人多么的糟糕和差劲儿。这一部分心理活动,属于克莱因所说的“分裂-偏执(P-S)位态”。
为了让自己达到“完美的境地”,往往需要“头悬梁、锥刺股”地虐待自己,削足适履,让自己受苦,自我虐待,让自己达到“理想自我的状态”。如果自己能够达到这种自我理想的状态,就会沾沾自喜,但是,很快就会觉得自己仍然不够优秀,仍然会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存在,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为此而忐忑不安,甚至是“羡慕嫉妒恨”。如果达不到这种“十分完美的状态”,立刻就会变得自我贬低,自我憎恨,自我攻击,自残自伤,甚至自杀。其内心无法整合处理“理想自体与现实自体”之间的冲突。
在强求自己达到“十分完美”的过程中,还会对他人进行强求,强求他人认同自己的想法,强求他人赞美自己。如果别人不顺从,甚至不相应,就会对他人产生愤怒,并进行贬低和攻击。即使别人顺从了他的强求,他也会贬低他人,压别人一头,认为别人劣等,不如自己完美。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剥削、压制他人。
例如,有一个中年女人,对着镜子问“我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当镜子告诉她“还有一个小姑娘比你更漂亮”时,她就会愤怒地派人去杀害这个小姑娘。这个自恋的女人,内心很没有同情心,缺少共情能力,缺少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尽管她表面上显得自己很阳光,很牛,很自信,其内心深处却被不安、恐惧、嫉妒的酸楚所占据。
受“自恋理想化”的推动,无论把自己想象成“最美丽”、“最有能力”或者“最有道德感”,所有这些“自我理想化”的共同特点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严重时,表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关于自恋的这一层含义,属于“自体心理学”中的“自恋理想化的移情”和“自恋移情的愤怒”。
小结:健康的自恋
无论从“快乐”层面来说,还是从自我意识、客体关系层面来说,或是从“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的自体”方面来说,人类是普遍自恋的。那么,健康人与病态者相比,在自恋方面,有哪些根本的区别点呢?
1、健康人能够区分自身与他人,而非“自我中心”。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作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立意志;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尊重他人,能够平等尊重的去与他人共情;给自己足够自由自主的空间的同时,也能够给别人以足够的自由和自主空间,能够看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并能够尊重这种差异,能够做到不把个人意愿强加于他人,能够做到“君子和而不同”。
2、健康人能够区分理想与现实,即使心怀理想,仍能立足现实,特别是当理想无法兑现的时候,仍然能够不怨天尤人,能够安居乐业地生活。而非“自我强求”、“自我贬低”、“自我虐待”、“自我攻击”、“强求他人”、“攻击他人”。
3、整合“好客体”与“坏客体”,整合“好自体”与“坏自体”,好人与坏人,不再是两个人,而是同一个人,是同一个人的两个方面。能够接纳自己的“坏自体”,能够不再把坏的自体投射于他人,在人际互动中,不再投射性认同地去把别人互动成坏人,不再去贬低他人,最终,能够自我接纳,整合“好自体”与“坏自体”。
4、健康人能够冷暖自知,能够在塑造自己、满足他人的同时,也能够尊重自己的主体需要,既把自己当客体,也把自己当主体,在内心能够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灵活统一,能够以现实有效的手段,达成自己的愿望,满足主体的需要,让自己快乐地生活。“即使在这个世界上,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能快乐幸福地生活下去”。
文:丛中
在线客服
客户服务热线
1802409479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