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职场发展心理咨询
婚姻情感心理咨询
儿童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索菲亚心理学院
索菲亚心理学院简介
心理咨询师考证培训
心理学最新课程表
TED心理讲座
上馨心理咨询机构
联系我们
心理咨询预约
心理咨询室环境
关于上馨心理咨询机构
企业 EAP
世界500强客户
上馨EAP产品与服务
上馨团队介绍
上馨EAP简介
心理专家团队
心理咨询团队
心理讲师团队
心理学项目团队
联系我们
心理测评
联系我们
免费咨询
全国热线:
18024094795
广州心理医生|深圳心理医生|什么是婚姻中的“七年之痒”?
广州心理医生
|
深圳心理医生
|什么是婚姻中的“七年之痒”?
导语:爱情,最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缓解痛苦的“膏药”,也不应该是缓解内心饥饿痛苦的“面包”。恋爱,是甘愿付出,而不是索取,爱情是个人内心幸福感充满之后的外溢,是一个“放电过程”而不是一个“充电过程”。——丛中
尽管人们经常会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似乎爱情应该是走进婚姻的唯一重要的理由,但是,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年代,婚姻实际上经常是一个“二人经济联合体”,是一项“社会保障体系”。在婚姻中,夫妻两个人合作生产,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相互关心、扶持和照料,一起到老。这构成了中国社会对婚姻的美好理想与追求。其实,婚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是一种“经济契约关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代,婚姻就变成了“嫁粮票”,“娶得起媳妇管得起饭”,中国人的婚姻与爱情,经常是处于“温饱水平”上。而在物欲时代,婚姻还可以物化为“嫁大款”、“嫁房子”、“嫁汽车”等。
现代的中国人,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更注重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幸福,从过去对稳定持久、衣食无忧的理想婚姻的追求,发展到了现在对高质量爱情生活的追求,正在实践着恩格斯的名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双重含义。这是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所以,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权利,离婚不再像过去那样被看作是“丢脸”、“可耻”的事情了。
婚姻不再至高无上,婚姻的重要性已开始逐渐让位于爱情。对婚姻的追求,逐渐演变成了对爱情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最终会落脚在对个体的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每个人。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社会越来越尊重每个人的个人权利,尊重每个人对婚姻、爱人的选择。同时,走进婚姻的人,没有哪个人会在结婚时祝愿自己会有“七年之痒”并最终将离婚。所以,离婚,尽管经常成为现实,但却不是结婚者的个人愿望。每个人都还是希望婚后能够让爱情持久保鲜的,能够与自己相爱的人一直爱下去,白头偕老。追求爱情的持久性,与追求婚姻的持久性,两者可以同时并存,并不矛盾。人们经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七年之痒”,表面上来看是“婚姻解体”的问题,实质上来说,是“爱情”的变质、停滞、死亡的问题,更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程度和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人的心理发育与成长的问题。
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决定着他/她恋爱和婚姻的质量。恋爱前,如果一个人就是比较依赖的,他/她所找的恋人往往是他/她依赖的对象,谁对我好,我就跟谁结婚;结婚后,喜欢得到对方的呵护与照料,喜欢对方提供温暖的怀抱,而对于做爱却“不来电”,做爱时,就会没有热情,无法感受到快乐,甚至是会出现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性欲低下、性冷淡、性高潮缺乏、性交疼痛、阴道痉挛等)。恋爱前,如果一个人自己生活得本来就很痛苦,想通过爱情来减少痛苦,结果会在结婚后,发现爱情和婚姻无法减轻自己的内心痛苦,或者会使痛苦加剧,痛苦的减少,不等于快乐的增加。爱情,最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缓解痛苦的“膏药”,也不应该是缓解内心饥饿痛苦的“面包”。恋爱,是甘愿付出,而不是索取,爱情是个人内心幸福感充满之后的外溢,是一个“放电过程”而不是一个“充电过程”。爱情,是主动付出,而不是对爱人的强求,不要说“因为我爱你,所以,你必须爱我,你要爱我像我爱你一样多”,要尊重自己对他人的爱,也要同时尊重别人是否爱我。爱情,可以让两个人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心灵融合带来的幸福,但是,恋爱中的每个人都不能因此失去自我的独立性,因为一旦失去个人独立性,当自我不存在的时候,爱情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结婚前,如果个性内向,不善交际,缺少共情和理解他人的能力,结婚后就会遇到更多夫妻沟通的困难。结婚前,如果一个人就几乎没有朋友,结婚后,爱人变成了他/她唯一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封闭式的二人关系,必然会导致爱情的死亡;而且,一旦爱人离去,他/她就自己无法生存,一个人难以承受分离的痛苦,没有其他朋友可以与之分忧。
爱情,既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个人内在的一种情感。情感具有强度、深度和持久性。过去,人们比较重视爱情的持久性,现在人们更注重爱情的强度和深度,不能因为爱情的持续时间短而认为不是真爱。爱情,属于一种两情相悦的情感,尽管在结婚的时候,两个人会海誓山盟,希望海枯石烂不变心,一直相伴到永远,但是,爱情,在结婚后,哪怕是不结婚,的确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温,曾经具有激情的夫妻,几年后,变得越来越具有“夫妻相”,而爱情中的激情却正在悄然降温,两个人之间变得像是“左手摸右手”。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几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控制。这大概是发生七年之痒的个体心理内部的原因之一吧。
恋爱中的男女,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同时也会把恋人理想化。经过一段激情美好的恋爱之后,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和理想走入婚姻。这样的爱情理想化,闭上眼睛一想,美得令人陶醉,但是,往往有一定程度的幻想性,甚至是欺骗性。带着这样的幻想,一旦进入婚姻,就会感到失望,会发现,恋人原来的美好形象,正在被逐渐扯下“伪装”,甚至暴露出很多缺点和不足。这是一个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过程,也可以叫做是一个“去理想化”的过程。理想的破灭,会让婚后的夫妻感到很失望,彼此之间产生很多矛盾与分歧。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会使婚姻逐渐走向离婚。
在婚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爱我,我又对你不满意,我就会想着在结婚后,我来改造你,把你改造成我想要的样子”。很多人是带着这样的幻想走入婚姻的,认为婚姻是一所大学校,我来当校长,对方就是我栽培和改造的对象,我可以把爱人任意塑造成我想要的样子;结果,婚后发现,对方根本不服从我的改造,如果不改造他/她呢,他/她的现状就会让我感到不满意,甚至是彻底失望;如果我要强行改造他/她,就会导致夫妻矛盾升级,甚至离婚。
在结婚后,两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美好的感受被认为是“婚姻本来应该具有的”,而不满意的或者痛苦的经历,就会被认为是对方造成的,然后,随着岁月的转移,积怨也越来越深,没有得到相互的理解,也缺乏有效的沟通,结果就会导致吵架越来越多,一说起来,就会“陈芝麻烂糠”地吵个没完,直到离婚后很多年,说起那个曾经因相爱而结婚的人时,还会愤愤不平、恨之入骨。从相爱,变成“相恨”,这成为了一部分人的恋爱婚姻模式,这主要是当事人的人格成熟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问题,同时,夫妻之间的沟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七年之痒”,关键不在于“七年”这个时间点,而在于婚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与解决,每个人要学会在恋爱中学习与成长。
文:丛中
在线客服
客户服务热线
1802409479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