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职场发展心理咨询
婚姻情感心理咨询
儿童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索菲亚心理学院
索菲亚心理学院简介
心理咨询师考证培训
心理学最新课程表
TED心理讲座
上馨心理咨询机构
联系我们
心理咨询预约
心理咨询室环境
关于上馨心理咨询机构
企业 EAP
世界500强客户
上馨EAP产品与服务
上馨团队介绍
上馨EAP简介
心理专家团队
心理咨询团队
心理讲师团队
心理学项目团队
联系我们
心理测评
联系我们
免费咨询
全国热线:
18024094795
如果刘鑫来找你做咨询 | 热点解读|广州心理医生
如果刘鑫来找你做咨询 | 热点解读|
广州心理医生
观点:逃避并不可耻,但不健康!
刘鑫回避太过,江歌担当过甚,背着这沉甸甸的人命向死而生何尝不是一场造化命运,活着的人练习面对,死去的人练习避让……
社会舆论造就了来访者,来访者创造了咨询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极度脆弱和害怕的时候,人言可以杀人,而且,人言正在杀人……人性的脆弱,需要咨询师的容器,消融善恶,回归本源……
人的应急模式
刘鑫说:294天才见江歌的母亲,其实事情发生时我就想面对,但是,面对不了,我害怕。
我留意到在陈述的细节中有这么几段:
刘鑫的很多东西都是江歌帮她付钱。
房子是江歌租的,刘鑫住在这里不合法。
男朋友来吵架,刘鑫害怕,江歌说:不怕,有我……
江歌觉得和刘鑫一起生活有些累,想分开,还没来得及……
江歌是个爷们,刘鑫是只鸵鸟。
江歌承担了不属于她的,刘鑫逃开了本属于她的。
不要以为这种界限的误区离你很远,也许你就在担不该你担的,逃你不该逃的责任或义务。
比如俗语:勤快妈妈养出懒惰女儿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一方做得越多,作为平衡,另外一方就做得越来越少。
所以一个突发性不可逆转不可挽回的悲剧将这种失衡的人际界限展露无疑。
人们在突发应激状态下会在四种应激反应选择之一:“战或逃”(fight or flight)“僵死或服从”(freeze or fawn)。
打个比喻说你最害怕蛇,有一天你看到了一条大毒蛇,一转身就跑,这叫逃避式应对模式,或者竭尽全力与他战斗,直到把他打死,这叫战斗式应对模式,你在那装死,希望蛇因为你死了,然后不要吃你,这叫假死(僵死)式应对模式,然后你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让他咬你,这叫服从(屈从)式应对模式。
江歌被迫战斗(应该是因为想逃逃不了了)刘鑫选择逃避应对模式,事发之后的294天一直在逃……这成为刘鑫被社会舆论谴责的主要原因。然而,如果你有和刘鑫一样的人格特质,又不幸经历此惨案,你能保证你一定比刘鑫做得更好吗?
逃避不可耻但不健康
逃避并不可耻,但如果只用这一种却不健康!大量、频繁地使用逃避应对,是能够区分一些有心理疾病的人和其他人的主要标志之一(Boyes, 2013),但是我们要给到刘鑫的是什么样的引导与支持呢?
首先,逃避的效果是临时的、短暂的,它很少能真正解决问题。一时的回避可能可以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安乐,但它会像梦魇一般一次又一次地侵袭你,干扰你的快乐。
同时人们对逃避应对的依赖本身会成为一种负强化,每次在成功地躲避掉一些负面情景和感受时,人们对这种应对方式的依赖就被加强了,你会觉得逃避某种程度上有用,因此下一次就会更加抑制不住地想要逃。而每一次逃避都会让你再次确信:“我非常害怕这件事”。越恐惧、越焦虑就越想逃;越是逃,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此外,长时间的逃避同一件事还会使我们对其的恐惧泛化——你会开始害怕和逃避和那件事相关的其他事。比如你最初只是怕蛇,然后不敢去有蛇的山上,后来发现街上也有蛇,房间也有,竹竿看起来也像蛇……
事发之后的294天见江歌妈妈,这是面对的开始,要为刘鑫点赞。
每个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地运用不同模式来应对逆境,当有希望战胜压力时,Ta需要全力以赴,为实现目标而争取(战);当坚持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时,Ta要能果断选择放弃(逃);当压力过大时,可以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休息(僵死);当自己感到不知所措时,Ta也需要和压力源交流沟通,更好的了解压力源(服从)。
所以刘鑫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如何多元化她的应对方式,逐渐减少逃避这种功能的使用比例。
面对的过程是需要勇气的,而且需要一个好的自我功能的支持。
家庭教养模式
我有一个客户,曾经给我描述过一个景象,这个景象是在催眠过程当中产生的,他看到他自己是一个小婴儿,在一个肥皂泡当中,突然之间,那个肥皂泡破裂了,他觉得万分的惊恐,整个身体都在抽搐,希望自己,能够死掉算了。
其实可以作为“自我”诞生的一个隐喻,也是一个出生的场景,从自己妈妈肚子里面刚出生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我们自我的诞生也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才能培养出一个好的应对方式。
我们对刘鑫在这个事件中整个家庭的应对方式也是诟病的。正是家庭教养模式妨碍了自我的发展,形成了我们独有的应对压力的模式。
心理学家们认为,有些人之所以在成年之后总是以某一种固定的模式应对压力,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1965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衡量家庭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s)的两个维度:
回应(parental responsiveness),即父母对孩子需求(生理、情感等)的回应程度。
要求(parental demandingness),即父母对孩子自身成熟、独立、责任承担等的要求。
根据这两个维度,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养的方式可以被分为:
1.低回应高要求:“虎妈狼爸”与不停战斗的孩子
2.高回应低要求:“割草机父母”与总是逃避的孩子
3.低回应低要求:“缺位的父母”与“消失”的孩子
4.高回应高要求:“直升机父母”与“服从”的孩子
根据我们可以获取的线索,刘鑫的父母应该可以被定义为“割草机”父母。父母习惯性地为孩子摆平成长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缺乏对他们的基本规训(discipline),同时有太多过界行为,限制自我发展。尤其自我担当的部分,以至于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无法独立承担责任,一直是长不大的孩子。
事实上,不断逃避并不会让人免受压力的伤害。当人们习惯于逃的时候,任何一点点困难都有可能激活自己的压力反应(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不仅如此,习惯性逃避还可能让人更容易感觉到自己“一事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这种感受。
如果刘鑫找你做咨询
所以如果刘鑫来做咨询关键的几个步骤应包括:
1.理解人格应对方式是起点
2.了解家庭教养模式是补充
3.提供包容性的过渡空间是基础
4.训练负向情绪的容纳能力是关键
5.制定规则与担当演化是目标
鲁米说,在对错之外,还有一块地方,我在那儿等你,心理咨询室,就是这样一块地方。
补充心理学知识
四种应对压力的模式
1. 战斗(Fight)
在面对压力时,一些人会进入战斗模式,比如,当一个人在遇到棘手的新项目时,Ta会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拼尽全力地达成目标。“战斗”的应对模式,能够帮助人们化压力为动力,最终战胜困难,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容易过劳死。
2. 逃跑(Flight)
人们也可能在面对压力时选择放弃或逃离(Spiritual Self Help, 2017),比如,当一个新的职位充满了挑战和困难时,有些人就可能会主动选择放弃这个升职的机会。“逃”能让人避免在压力面前过度坚持而屡屡受挫。
3. “僵死”(Freeze)
当发现眼前的困难过于强大时,儿时的我们可能会哭到昏睡,出现所谓的“断片”,这就是我们在以僵死的模式应对压力(Heaney, 2017)。成年后,这种“僵死”的应对模式则更多表现为一种“疲乏感”或者嗜睡,比如,有些人会在压力来临且尚未做出行动前,就感到疲惫。
4. 服从(Fawn)
人们在应对日常压力时,还会表现出对压力源的“服从”,即向给自己带来压力的事或人妥协、尊崇或讨好的安排。这在一些情况中,能够帮助人们趋利避害,更好地达成目标。
四种教养方式培养的四种压力应对模式
1. 低回应高要求:“虎妈狼爸”与不停战斗的孩子。有条件爱发挥到极致。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同时他们对孩子的回应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孩子需要通过不断努力达到完美,才能获得家长的关心和爱。这使得这些孩子习惯于用“战斗”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包括试图战胜一切压力。
然而,这却容易让他们凡事都过度坚持,甚至有些完美主义(不仅追求完美,同时无法容忍缺憾)。这可能会使他们无时无刻都处于战备状态,始终无法放松地投入生活。
2. 高回应低要求:“割草机父母”与总是逃避的孩子。无条件爱有余,有条件爱不足,过界行为太多。
“割草机父母”指的是那些为了孩子的成功,随时赶在孩子前面将“杂草”清除,为孩子摆平成长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的家长。这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但缺乏对他们的基本规训,以至于这些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希望得到父母保护,无法独立承担责任。
事实上,不断逃避并不会让这些人免受压力的伤害。当他们习惯于逃的时候,任何一点点困难都有可能引发他们的压力反应(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
3. 低回应低要求:“缺位的父母”与“消失”的孩子。既无无条件爱也无有条件爱
这些父母既不关心孩子的需求,也不对孩子有所寄望。长久以来,这种关爱的缺失让这些孩子觉得自己唯有“消失”,才能感受不到被忽视的痛苦。因此,他们习惯于隐匿于人群之中,既不敢表现自己、为自己争取,也不懂得逃离、避免伤害,他们仿佛被“卡”在压力或痛苦的情境之中,直到精疲力竭。
而一味地以“消失”来回避压力带自己的痛苦,很有可能会让人长期缺乏对自身感受的觉察,使人陷入长久的空虚,甚至连自己的内在的需求与愿望都有可能逐渐僵死或丧失,他们总觉得自己疲惫不堪、紧张忧虑,却不知道这种感受缘何而来。
4. 高回应高要求:“直升机父母”与“服从”的孩子。有条件爱发挥到极致,同时过界行为太多。
直升机父母,通常会把孩子当做一切生活的重心,在将孩子的需求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同时,也对孩子有着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这些父母尤其在意孩子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公开场合的表现,因而也会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试图在各个方面施以控制、监视。这便会让孩子对父母“惟命是从”。
- The End -
- 留言 -
# 如果你是刘鑫,你会? #
- 作者简介 -
涂敏
一位信得过、靠得住的副驾驶;
一个头顶天空、脚踩大地的务实中的务虚者,务虚中的务实者;
这样一位善用君臣佐使特制配方为“王者”荣耀鼎力相助的心药人。
在线客服
客户服务热线
1802409479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