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涉足融资租赁还需迈过多道坎
2016-08-17 浏览: 468 来源: 互联网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10日共同牵头制订了《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起设立或参股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要素生产率。
融资租赁被看作是帮助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最佳方案之一。企业需要购买机器设备,但无力一次性付款,就可以让融资租赁公司来购买,企业只需交30%甚至更低比例的“首付”,定期支付租金,就可以使用这台设备了,若干年后物权可以回归到承租人或者出租人。
在南海,已有一批企业开始试水将融资租赁业务纳入产业链条中,仅在广东金融高新区,就吸引了包括粤科融资租赁、纳新融资租赁、汇银融资租赁、骏辉融资租赁等十余家实力机构进驻。7月21日,佛山首家本土金融租赁公司海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至此,佛山融资租赁企业达19家。
19家融资租赁企业相对庞大的制造业还只是杯水车薪。金融高新区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融资租赁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发展比较成熟,但在珠三角发展缓慢,佛山的融资租赁市场涌现了一些优秀的融资租赁企业,但融资租赁的渗透率还很低,很多老板不知道融资租赁,还以为是地下钱庄,企业习惯于设备的所有权概念,却忽略了设备使用过程中可带来收益,没有认识到财务账款等“虚拟价值”的重要性。此外,企业和融资公司对于设备的估值很难达成一致。资金融资渠道单一,银行对融资租赁行业的评估保守、授信额度不高、利率偏高,也使得融资租赁企业无法顺利融资……这些因素也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未来,政府仍需创造良好环境,普及相关认知和意识。有专家建议,除了配套一些奖励政策,还可以在融资租赁的会计知识普及、鼓励融资租赁企业探索设计灵活的租金方式,甚至可以税前列支等,创造出符合佛山本土需求的融资租赁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