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正软!使用正版软件,安全,稳定,声誉!
全国统一整版热线: 400-777-9560在线留言

2017年中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竞争情况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2017年中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竞争情况

    1 、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

    全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处于产业恢复和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市场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发展势头良好。2013 年全球 IT 行业支出达到 3.673 万亿美元,2014 年这一数值达到 3.711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1.03%。2015 年全球 IT 行业支出达到 3.41 万亿美元,较 2014 年减少8.02%;2016 年全球 IT 支出总额保持稳定,总额与 2015 年基本持平。从 IT 行业支出的细分领域来看,IT 服务支出和企业软件支出,2016 年较 2015 年将分别增长 3.67%和 5.82%。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未来将成为驱动 IT 支出增长的主要力量。

全球IT支出情况(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中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

    A、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景气度高企

    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实现我国“工业 4.0”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产业扶持和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信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在 2006 至2010 年“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了 28.30%,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日趋明显。进入“十二五”之后,我国软件业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15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4.2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70%;2016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4.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90%,实现利润总额6,021 亿元,同比增长 14.90%。

中国软件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B、公司业务所处细分行业的营业收入占比较高、增速较快

    从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的总体结构上看,2016 年,与公司业务相关度较高的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为 25,114 亿元,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总额的51.30%,同比增长 16%。 。在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收入结构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有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2016年我国软件产业收入结构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C、盈利状况较好

    2015 年,我国 A 股计算机板块营业收入合计达到3,854.26 亿元,同比增长 13.13%,与 A 股整体(剔除金融)同比增长-2.03%的增速相比高了15.16%;2016年1-9月,A股计算机板块营业收入达到2,898.30亿元,同比增长 16.54%,远高于全部 A 股(剔除金融)5.86%的同比增速。2015年,计算机板块中的子板块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和 IT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 32.24%、9.97%和 13.00%;2016 年 1-9 月,上述指标分别为 42.26%、13.14%
和 14.09%。软件开发和 IT 服务板块的上市公司在毛利率、ROE 等方面均表现出色,盈利状况优于计算机行业其他子板块的上市公司。

计算机板块单季度销售毛利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

    信息化系统行业在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 IT 服务产业,在我国也呈现着高速增长的趋势。2014 年,我国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业务收入为 7,679 亿元,同比增长 17.25%。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子监控、数码技术、CAD 软件工程、管理软件集成、办公软件集成、工业制造等各主要领域。目前,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主要以金融、电信、政府应用为主,未来将在制造业得到进一步扩大,家庭应用也会有快速发展,届时信息系统集成产业有望成为 IT 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及增长率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行业属性来看,中国信息系统集成市场排名前六位的行业应用是金融、电信、政府、制造、能源和交通。在信息化投入的金额方面,金融、电信、政府三大应用领域行业占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比重达到了 60%以上,经多年大额累积的持续投入,上述三大应用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化规模。从政府倡导及行业升级转型的要求来看,目前信息系统集成需求较大的是重点行业的大型企业,这也正是公司重点业务领域范围。

    (1)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概况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产出在 2012 年就超过世界总量的 20%,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核心技术缺乏,80%以上高端技术依靠从国外进口;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然而,世界工业化发展正在面临着新的变革,发达国家中德国战略性地提出“工业 4.0”,美国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新的动态变化都将影响全球制造业版图,我国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普及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推动产品生产过程的重大变革。因此,大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便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 4.0”的唯一出路。2015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是中国版的“工业 4.0”战略,其主线便是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自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两化融合”概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制造 2025》的颁布更为我国信息化水平的跃进提供了良好契机。2014年我国信息发展指数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了9.65%,高于同期GDP增速。2015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为 72.45,比 2014 年增长了 7.69。其中网络就绪度指数为 73.31,增长了 12.25;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为 70.86,增长了 6.1;应用效益指数为 73.93,增长了 1.78。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但制造业中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差距很大。石化、钢铁、汽车等行业集中度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较好,一些企业已基本具备了与国际同行接近的信息化水平;而纺织、轻工等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德勤中国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了 132 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信息化调研并发布《2015 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调查》。国内受访的制造业企业都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息化工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执行能力都强的领先企业财务收益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收入创造效率和净利率也同样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然而目前仅5%的受访企业已经进入与全产业链和用户实现协同创新的阶段,另外约四成企业则处于综合集成阶段。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之路已然起步并发展迅速,但纵观制造业各行业、各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并不平衡,信息化投入的空间依然可观。

    (2)金融行业信息化概况

    金融行业信息化的实质,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的一场经济革新,主旨在于把金融业变成典型的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产业,信息系统成为金融产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和业务操作的基本方式。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起步于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于 IT 技术的金融服务体系。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体制、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金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力。2013 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达到 511.6 亿元,同比增长 4.34%;2014 年投资规模达到 530 亿元,同比增长 3.60%。

2011-2015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金融调控和监管不断加强。银行总资产及客户贷款数量稳步上升,有关情况如下: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银行总资产及贷款规模的增加既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又意味着更大的潜在风险。总的来说,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扩大将会刺激银行信息化投入意愿的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风险敞口的增长。2015 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整体规模突破 200 亿元,达到 225.2亿元人民币,该市场在2016-2020 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9%,到202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 612.11 亿元人民币。银行业是金融行业 IT 投资比重最大的细分行业,而商业银行的 IT 投资在银行业中又占据主要部分,因此商业银行 IT投入的稳定增长将影响着金融业 IT 投资的基本走势。近年来,银行信息化产业链保持着较高的景气度,发展空间较大。国家层面“电子化”和“网络化”的政策融合,也将促进银行业 IT 方面的大额投入。

    国内银行已初步建立起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已基本完成,国内银行业信息化顺利跨越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未来的银行 IT信息化应用将向管理和服务型方向发展。银行将在风险管理、网络银行、金融审计和稽核、商业智能、决策支持等领域加快投入,这些领域在未来将成为银行业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的重点市场。

    3、行业发展趋势

    (1)“工业 4.0”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国务院于 2015 年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拉开了中国版“工业 4.0”的大幕,国家确定了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策,推动制造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出台的《中国制造 2025》产业规划的第一个 5 年的重点扶持领域就是“智能制造”,其核心技术基础是“信息物理系统”(CPS),核心载体是“智能工厂”。可以预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将引领大型制造企业的蓬勃发展。

    (2)信息系统集成“软化”趋势加深

    随着用户市场的日渐成熟和信息系统建设的日渐完善,市场对于硬集成的需求趋于稳定,集成项目中硬件的比重日益下降,软件和服务的比重日益突出,信息系统集成不断“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一现象在信息系统集成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美日欧地区已较为普遍,在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中国也已初露端倪。

    (3)行业并购量增加,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

    我国整体的 IT 行业市场较为分散,竞争激烈,往往导致众多子行业的价格战,集中度较低的竞争格局也是中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盈利能力稳中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行业内并购将帮助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扩大其客户群和产品线,这将成为其快速扩张的重要方式。2013 年起,我国 IT 行业的兼并收购数量急剧增加,预期未来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将进入快速整合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市场领导者以及各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将可能受益较大。

    (4)企业个性化服务需求渐增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对个性化定制软件和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国内大中型企业面临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必须不断调整和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那些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个性化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将更容易满足客户需求。从行业角度来看,证券、银行、电信、教育、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建立能够提高内部效率、体现企业服务特色、展现企业差异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将成为这些行业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近几年重点行业中的企业已经不再一味追求市场的增量,进而转向内部效率的提高以保证现有客户的需求。几大行业均把开拓和挖潜行业用户需求作为其提升产值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对信息化服务将保持较高的需求。

2017-07-06